種雞蛋預熱入孵 種蛋預熱能夠增強胚胎的雞苗生活力。因為種蛋孵化前貯存于庫房中,銷售在溫度較低、保證濕度較大的產品環境條件下,胚胎處于休眠狀態,質量有利于連續孵化。廣州有利于熏蒸。雞苗可避免種蛋表面凝結水珠。銷售 首先把放在空調蛋庫的保證種蛋移至22℃~25℃的室內預熱6~8小時,溫度不可過高,產品不得超過28℃,質量高于這個溫度,廣州會出現壞死的雞苗雞蛋,等到蛋面上水汽蒸發完結后,銷售待蛋表溫度達到室溫后即進行碼盤入孵。1.溫度顯示范圍:5~50℃ 2.溫度測量精度:±0.1℃ 3.濕度顯示范圍:0—99%RH 4.控濕精度:±5%RH 5.輸出路數:7路(超溫、控溫、低溫、左翻蛋、右翻蛋、控濕、報警) 6. 輸出電流:控溫、低溫10A,其它1A 7.翻蛋次數:可記錄999次。 8.翻蛋周期:0.1~99.9小時可調(出廠定在1.5小時) 9.翻蛋時間:1~255秒可調(出廠定在180秒) 10.換氣周期:5—999分鐘(可調,出廠0小時,不換氣) 11.換氣時間:0—999秒鐘(可調,出廠30秒)
熱水管孵化箱
容器長95厘米、寬83厘米、高76厘米,外層需采取相應的保溫措施(與熱水加溫式孵化箱同)。箱體分上、中、下三部分。從箱頂到距箱頂31厘米處為上部,從箱底到距箱底33厘米處為下部,上下部之間(僅12厘米)為中部,平放有“目”字形熱水管。上下部可分若干層放蛋盤。由于上部在熱水管之上,溫度較高,宜孵孵化初期的珍禽蛋,下部在熱水管的下面,溫度稍低,宜孵孵化后期的珍禽蛋。熱水管與箱外的熱水鍋相通,熱水鍋下置2盞煤油燈。熱水溫度可通過調整燈火大小來調節。相對濕度可通過增減搭在固定熱水管的木柵條上的濕布調節。溫度計宜放在箱體中部。一般箱體上部可入孵珍禽蛋750個左右。
(六)溫度、密度、光照和通風
1、溫濕度調控:適宜的育雛溫度為:1~3日齡35~34℃,4~7日齡33~32℃,2周齡31~28℃,3周齡27~24℃,4周齡為23~22℃,5周齡后保持常溫。相對濕度1~10日齡65%~70%,11日齡以后55%~65%。
2、密度:隨日齡變化,其體重、需用水等也會相應變化,應適時調整飼養密度,增加水、食槽數。網箱平養或箱式育雛時密度為:1~10 日齡50~60只/平方米,10~20日齡30~40只/平方米,此后可轉入立體籠( 蛋雉育雛用4層籠),21~42日齡20~30只/平方米,43~60日齡10~20只/平方米。
3、光照時間控制:雛雉對光照要求不太嚴格,初雛1~3天保持24 小時光照,4~7天保持20~22小時光照,此后,根據雛雉采食情況快轉入自然光照。3周前后轉入立體籠時,第1個晚上要全加光照,以使雛雉盡快適應新環境,多采用3瓦/平方米為宜,待雉群大部分采食、飲水后,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。
4、通風換氣及室內環境控制:室內空氣流通不好,氨氣濃度過大,會直接影響雉雞的生長發育,并可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、眼病等疾病的發生。應經常通風換氣,保持室內空氣新鮮,及時清糞、清掃地面,維持適宜的溫度,定期帶雞,及時疏散密度。搞好室內環境是提高雛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。
四、育成期的飼養管理
商品堆雞的飼養,除發情期前后外,都以含動物蛋白質較少的飼料為好。在飼養過程中,保證供應充足、清潔的飲水。蛋用雛雞 舍10-23℃為宜,肉用堆雞舍21-25℃為宜。相對濕度以55%~60%為宜。雨季節可在舍內及運動場多設棲架,避免潮濕對難雞帶來的不良影響。
青年難雞的適合飼養密度為每平方來3只。公母要分群翻 喬,公母比例為1:3, 150日齡后合群。運動場為10 米2只,每群200只。蛋用堆雞在180日齡時開產。
五、產蛋難雞的飼養管理
在產蛋高峰期,雛雞飼料的粗蛋白含量應達到23%—26%,比普通家雞高,飼料以全價優質配合飼料為主。應保證充足的青飼料以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。注意適當增喂沙礫,供給足49、清沽的飲水。
產蛋期難雞每天保證16-18小時光照。每平方米設3瓦的燈泡,離地2米高。雞舍要保持涼爽。配備足夠的產蛋箱,嚴禁驚嚇雞群。
六、衛生防疫
搞好環境衛生,做好雞舍和運動場。1周兩次,可用氨酸鈉、百毒殺、菌滅靈,水槽、食器每天用水刷洗一次。
參考免疫程序:4—5周齡進行新城疫Ⅲ系、Ⅳ系疫苗飲水接種,9—11周齡時用雞新城疫Ⅱ系滴鼻點眼或用Ⅰ系疫苗皮下接種。遇陰雨天還要注意禽霍亂、球蟲病的發生。在飼料中常喂大蒜素或生姜粉末以增強抵抗力。